X
中,甲骨文像两旗、相对,表示两军对峙。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之间的对称位置加一点指事符号,并在圆点上加两点(分),表示在相互对峙的两股军事、政治力量之间没有倾向。有的甲骨文将圆点简化成“囗”(域),表示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地带。有的甲骨文省去字形下端的旗帜,像一杆旗插在城邑(囗)的核心地带。有的甲骨文将两杆旗都省去,极大地简化字形。造字本义: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。金文、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。
点击图片观看《汉字解密》
没有偏斜,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就是“中”,相关用词如中国、居中等。此外,“中”还有正好在其中的含义,相关用词如中举。“中”就是“和”,其字从口从丨,“口”像四方的样子,“丨”表示在中间位置。“中”就是得到四面八方的和气的意思,因此也写作“和”。射出去的箭落在目标上称为“中”,也是象形字。
“中”, 指事 字。 “中” 的 甲骨文 字形 中间 像 旗杆, 上下 有 旌旗 和 飘带, 旗杆 正中 竖立, 本义 是 中心、 当中。 古时 有 大事, 聚众 于 旷地 必 先 立 徽 帜, 群众 以此 为 中心 环绕 而坐, 久而久之, 徽 帜 成为 中央 的 象征。 甲骨文 常在 徽 帜 中部 加 具有 指事 意味 的 点, 或者 将 徽 帜 的 飘带 省去, 只留 一 竖, 将 点 双 勾 成“ 口” 而成“ 中”, 遂 与 今日 字形 相同。 现在 的“ 中” 由“ 丨”、“ 口” 组成。“ 丨” 处于“ 口” 的 中间 位置, 使 口 的 两侧 大小相当、 左右 对称, 与 建筑学 所谓 的 中轴 线 颇为 相似。
一人出“中”字问婚。测曰:“中字有一箭穿心之象,从中分离之意;中字与终字同音,终有终结、终止之意。”
某女问“中”测婚姻。术者言: “‘中’与‘终’同音,婚姻可能到了终点;应是第三者介人,而使你们两口子分开,因为‘中’字为一竖分开两口。”
某女以“中”字测感情婚姻。术者断曰: “一条青龙(直竖)守护着两口人,感情通畅,婚姻美满。甲骨文的中字是旗帜(相当于军旗)的意思,能够聚合力量、指引方向,不偏不倚,说明你有一定的领导能力,做事有主见。中是看中、射中,好像已有中意之人,只待射出爱情之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