携
〈动〉
1.(形声。从手,隽( jùn)声。本义:提着)
2.同本义(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) [carry in hand]
携,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如璋如圭,如取如携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板》
3.又如:携壶;携带(提挈,照顾);携酒牵羊;携杖
4.拿着,持
闲携杖,漫出门,官槐满路叶纷纷。——清· 孔尚任《桃花扇》
说名解字
“携”, 本 字 为“ 攜”, 也可 为“ 擕”。 形声 字, 从 手, 隽 声。 “携” 从“ 手” 表明 与 行为 动作 有关;“ 隽”( 雋) 的 本义 为 鸟肉 肥美, 味道好。“ 手”“ 隽” 为“ 携”, 可理解 为 手持 味美 的 鸟肉。《 说文· 手部》:“ 携, 提 也。”“ 携” 本义 为 提着。 引申 指 拿着、 带着、 持 着, 如 携手、 携带、 携 将。“ 隽” 又 指 俊 才, 有才能 之士, 通“ 雋”; 也 写作“ 俊”, 从“ 手”, 表示 提拔 可用 之才。 异体 字“ 攜” 从“ 手”, 从“ 巂”。“ 巂” 为 鸟名, 即 子 规。“ 攜” 字 意为 手提 鸟儿, 突出 了“ 携” 的 本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