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
查看密码
支付9.9元获取密码查看全文

汉字趣味常识50条,让你5分钟爱上汉字!




所谓一名二运三风水,名字是一个人向宇宙下的最大订单

直接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格局

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名字

可是人们起名字时总有一个疑问

起名字一定要看八字吗?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,为什么取同样一个名字,有的人飞黄腾达,大富大贵,有的人却厄运连连,穷困潦倒呢?

想知道其中的奥秘,请看个案分析——大师为你起名字



关注汉字易象五行回复标题前数字即可查看起名宝盒

起名宝盒推荐:

【1】你需要改名吗?

【2】起名改名要注意哪三大事项?

【3】什么时候改名效果最好?

【4】现代人取名最容易出现哪五大问题?

【5】哪四个字别用在女生名字里?

【6】改身份证名字有哪些步骤?

【7】哪五种丑名坚决不能取?

【8】吉祥名字有哪四个特征?

【9】给宝宝取名有哪10大判断标准?

【10】怎么给自己取个旺运的网名?


        


1.汉字七体:甲骨文、金文、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草书、行书


2.汉字的演变过程:甲骨文(商及商之前)——金文(周)——篆书(秦)——隶书(汉)——楷书、草书、行书(汉末)


3.传说中,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。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、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,造字时天地震惊——“而天雨粟,鬼夜哭”。


4.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、刻契、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,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、取代图画。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,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,原始文字形成。


5.1994年,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,其上170多种符号中,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。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。


6.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,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,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(或形成前)不同阶段的表现。


7.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。其中,古埃及的圣书字、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,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。


8.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。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,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。


9.与甲骨文同期,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,西周时期的《散氏盘》、《毛公鼎》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。


10.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,进行规范和整理,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,统一了中国的文字。小篆呈长方形,笔画圆润流畅。



11.从甲骨文到小篆,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,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。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。


12.到汉代,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。隶书的出现,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,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。


13.隋文帝杨坚原为隨(随)国公,但因“隨”字的“辶”有不稳定之意,故去掉“辶”,而造“隋”字作为国号。


14.唐朝时,武则天根据“日月当空”之意而造字“曌”(同“照”字)作为她的名字。


15.五代刘岩取“飞龍(龙)在天”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“龑”字。



16.东汉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详细阐述了“六书”的汉字构造规律: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。


17.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,是“造字法”;而转注、假借则为用字规律,是“用字法”。惟要注意的是,“六书”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,并不是造字的法则。


18.汉字的基本笔画有8种:横、竖、撇、捺、点、提、钩、折。


19.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、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。


20.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:上下结构,如“笔”、“尘”;左右结构,如“搞”、“刘”;半包围结构,如“同”、“趋”;全包围结构,如“团”;复合结构,如“赢”、“斑”等。



21.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,独体字不能分割,如“文”、“中”等;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,占了汉字的90%以上。


22.汉字(合体字)的间架结构有:左右结构、左中右结构、上下结构、上中下结构。


23.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:先横后竖,先撇后捺,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,从外到内,先里头后封口,先中间后两边等。


24.汉字注音方法有:读若法和直注法;反切法;注音符号;汉语拼音等。


25.最早的识字课本是西周宣王时的《史籀篇》,按字的意义关系编排而成,四字为句,二句为韵,以便学童习诵。



26.秦代李斯等人编《仓颉篇》《爰历篇》《博学篇》(后人称之为“秦三仓”),作为推行小篆的范本。


27.汉代有司马相如《凡将篇》,李长《滂喜篇》,史游《急就篇》,扬雄《训纂篇》,许慎《说文解字》等字书。


28.童蒙识字课本还有南朝梁周嗣成的《千字文》,宋代王应麟的《三字经》,宋代佚名的《百家姓》。


29.东汉许慎编著的《说文解字》,公元121年成书,收9353字,另有重文1163字,共收10516字。


30.《玉篇》是我国第一部以楷书为收字对象的字典,由南朝顾野王编著,公元543年成书,收16917字。今本《玉篇》卷末还附有“分毫字样”,共收形体近似、容易混淆的字248个。



31.宋朝陈彭年等编著的《广韵》,公元1008年成书,收26194字。


32.宋朝丁度等编著的《集韵》,公元1039年成书,收53525字。


33.清朝张玉书等编著的《康熙字典》,公元1716年成书,收47043字。


34.民国陆费逵等编著的《中华大字典》,1915年成书,收44908字。


35.三个金为鑫(xīn),三个水为淼(miǎo ),三个火为焱(yàn ),三个土为垚(yáo ),三个风为飍(xiū),三个雷为靐(bìng)。


36.三个牛为犇(Bēn),三个马为骉(biāo),三个羊为羴(shān ),三个犬为猋(biāo )。


37.三个鹿为麤(cū),三个鱼为鱻(xiān),三个龙为龘(tà、dá),三个隼为雥(zá),三个贝为赑(bì)。



38.三个耳为聂(niè),三个目为瞐(mò),三个舌为舙(qì),三个心为惢(suǒ),三个手为掱(pá),三个毛为毳(cuì)。


39.三个刀为刕(lí),三个车为轰(hōng),三个田为畾(lěi ),三个原为厵(yuán),三个泉为灥(xún)。

40.三个飞为飝(fēi),三个止为歮(sè),三个言为譶(tà)。


41.三个香为馫(xīn),三个白为皛(xiǎo),三个小为尛(mó),三个直为矗(chù),三个吉为嚞(zhé)。


42.三个力为劦(lie),三个士为壵(zhuàng),三个子为孨(zhuǎn),三个又为叒(ruò)。


43.“囧”(jiǒng),读音同“炯”,在古汉字中的意思是光明,可是在网络上,因为“囧”字非常像哭丧的小脸,常表示郁闷、无奈、伤心。


44.“槑”(méi)字由于由两个“呆”字组成,被网民们形象地用作很呆、很傻、很天真的意思。而在古汉语中,“槑”的音、意及用法都同“梅”字,和“呆”可谓风马牛不相及。



45.烎(yín),光明的意思,而网络新义是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。


46.兲(tiān),“天”字的古体。


47.砳(lè),象声词,石头撞击声。


48.嘂(jiào),古同“叫”,还指一种乐器“大埙”。


49.玊(sù),指有瑕疵的玉。


50.忈,古时“仁”的异体字,与“仁”读音相同。在网络上,由于“忈”字的形状,常被比喻不够专心、专一。

  父亲姓名:
  性别: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 字数: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请大师帮忙起名
热门测试
八字测试
手诊手相
铜钱占卜
生肖配对
缘分测试
号码测试
姓名测试
姓名匹配

甲骨文识字游戏

已有18287人参加

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