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多年前,我喜欢看小说,读历史,看那些历史盛衰、人事沧桑,特别感慨。比如,前几天刚去世的陈忠实写的《白鹿原》,我在迎接高考的紧张学习中,在夜幕沉沉、灯光昏暗的宿舍里翻读,读到黑娃、白灵的死亡时,一种苍凉、愤怒、悲哀、沉重的感觉在胸口激荡,仿佛回到了黑沉沉的历史现场,心中乱七八糟,五味横陈。
里面还写了一个朱先生,一位“有点神”的传统知识分子,有智慧,有先见之明,厉害!当时看书太快,没太在意,现在一搜他的“英雄事迹”,活脱脱一个我的偶像,我的理想世界中,就想当个这样的人。
看小说、听评书,有“大明朝、大清朝或者谁谁谁气数已尽”这样的话,仿佛历史背后有个大神在决定人类的命运,我们挣扎啊,努力啊,喜悦啊,愤怒啊,都让他冷眼看着;我们是孙猴子,逃脱不出佛祖的“五指山”;我们使劲揣摩大神的意志,可总也不对!人家说这就是古希腊悲剧之所以牛掰的原因。我也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带劲,真爽!
有人说“气数”这种说法,完全是迷信。是的,冥冥之中,谁在注定人类的命运啊?谁看见了?但细细品味,“气数”啦,命运啦,这些个东西真是很有讲究,也有一定的道理在。
比如,大清朝的皇帝康、雍、乾,这三位牛掰吧,放在中国历史中,绝对是一顶一的永远伟大、光荣、正确的主啊;大清朝末期的几位皇帝,整体素质与敬业水平也挺高;但为什么就“完了”呢?连个传宗接代的男孩都生不出来,最后孤儿寡母的进关,又孤儿寡母的退位,断子绝孙啊!
有一句话,“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”有点悲哀的调子,也有点伤感,让人垂头丧气,但也有几分道理。
举个例子,一辆私家车,发动机是关键。有的车先天不足,发动机质量有问题;有的司机技术不行,开车就是在“作”,再好的车也没法忍受他的节奏。但话又说回来,世上没有什么东东能永垂不朽,再好的车也有报废的时候,发动机能用多长时间,也应该有个“数”。
人活一口气,一口气生不来,欧啦。所以,有一本讲道家内丹学的书叫《呼吸之间》。人的身体里也有一个发动机,心脏,这么个肉肉做的东西,总有它的保质期,你善待它,保养它,练练呼吸的功夫,它就能耐用点;你一天到晚“作”,它就不太听话,一旦搞个小罢工,你就受不了了。
一般而言,人的心跳、呼吸都是有定数的。呼吸非常缓,不急的人,心跳相对慢的人,都是长寿的人。呼吸急迫的人,上气不接下气的人,甚至张口抬肩去喘、去哮的人,都活不长。广西有个有名的中医刘力红,说人生有“气数”,就是呼吸的次数,讲的真有道理。
再比如说这个吃饭,你吃的目的是吸收营养、能量,但你得先干活,要消化,这是消耗自身能量的一个过程,中医讲食物是谷气,我们用元气来化谷气,才能把它们变成我们自身的营养和物质。如果一个人元气耗尽,那给你放再多的食物,你能吃吗?吃不了!所以,道家说,人这一辈子的吃饭是有定数的。
不是说外面食物是有限的,是你化食物的那个元气是有限的,你把它用完了,吃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,吃了很多难以消化的东西,这时候你多损耗元气,你就折寿。所以呢,吃得平淡一些,吃得少一些,不要吃太撑太饱,不要胡吃海喝,不要乱七八糟不管什么玩意都敢吃!人要节约点自己的元气,就能多吃几顿,多活几天。
照上面这么一说,定数、气数、命运,这些个名词,还真不能一棍子打死,实际上,它讲的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问题。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不管干啥,你老跟老天爷做对,他老人家会收拾你的!(这里的“娘”可不是妈妈要改嫁,而是姑娘大了要找对象,总不能一辈子不结婚吧!)
《说文解字》:数,計也。从攴婁聲。翻译成白话就是,数,计算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“娄”作声旁。
附录:
《浪子心声》歌词
歌手:许冠杰
难分真与假,人面多险诈,
几许有共享荣华,
檐畔水滴不分差。
无知井里蛙,徙望添声价,
空得意目光如麻,
谁料金屋变败瓦。
命里有时终须有,
命里无时莫强求。
雷声风雨打,何用多惊怕,
心公正白壁无瑕,
行善积德最乐也。
命里有时终须有,
命里无时莫强求。
人比海里沙,毋用多牵挂,
君可见漫天落霞,
名利息间似雾化。
君可见漫天落霞,
名利息间似雾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