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帝断袖宠董贤
汉哀帝时期,驸马都尉、侍中、云阳人董贤很得皇上的宠爱,出则一同坐车,入则随侍身旁,得到的赏赐累积有巨万,他的尊贵显赫震动了朝廷。董贤常与哀帝睡在一张床上。一次睡午觉,董贤侧身压住了哀帝的袖子,哀帝想起床,但董贤还没醒,哀帝不想惊动他,便将袖子割断再起床。哀帝又诏命董贤的妻子可以向门使通报姓名记录在案后进入皇宫,住在董贤在宫中的住所。又召董贤的妹妹入宫,封为昭仪,地位仅次于皇后。昭仪与董贤夫妻日夜侍奉哀帝,一同跟随在身边。哀帝还任董贤之父董恭为少府,赐爵关内侯。
哀帝又命令工匠为董贤在北宫门外建造宠大的宅邸,里面有前后大殿,殿门宽阔,工程浩大,奢华精巧。又赏给他武器库里宫中专用的兵器和皇宫的珍宝,报告,皇宫中珍宝物品上等的,都归董贤,而皇家所使用的不过是次一等的了。甚至连皇家丧葬用的棺木、珍珠连缀织成的寿衣、玉璧制成的寿裤,都先赐给董贤,无不齐备。又下令让工匠在哀帝的陵墓义陵旁为董贤建造墓园,内修别室,还用坚实的柏木,大头朝内排于棺外。墓园外修筑巡察道路,围墙有数里之长。门阙和用作守望防御的网状障墙十分漂亮。
尚书仆射郑崇因为董贤过于受宠而劝谏哀帝,因此得罪了哀帝,哀帝多次借公事批评他。尚书令赵昌为人奸诈谄媚,素来痛恨郑崇,知道哀帝已经讨厌了郑崇,就趁机上奏说:“郑崇与刘氏宗族的人交往密切,我怀疑有奸情,请追查惩处。”哀帝大怒,将郑崇逮捕下狱。司隶孙宝上书为郑崇辩言,怀疑赵昌与郑崇私人有仇,请求查办赵昌。奏章呈上后,哀帝却下诏将孙宝革去官职,贬为庶民。郑崇最终死在狱中。
元寿二年(公元前 1年),哀帝在未央宫逝世。太皇太后得到哀帝驾崩的消息,当天就亲临未央宫,收取皇帝的玉玺、绶带,派使者骑马速召新都侯王莽,并下诏给尚书:所有征集军队的符节、百官奏事、中黄门和期门武士等,全由王莽掌管。王莽遵照皇太后旨令,命尚书弹劾董贤,说他在哀帝病重时不亲自侍奉医药,因此禁止董贤入宫。二十七日,王莽派使者持太后诏书革了董贤的官,说:“董贤年轻,未经历过事理,当大司马不合民意。立即收回大司马印信、绶带,革官回府。”当天,董贤与妻子都自尽了。其家人惶恐万分,趁夜将他偷偷埋葬。王莽怀疑他诈死,于是主管官员奏请发掘董贤棺柩,把棺柩抬到监狱验尸,就将他埋葬在狱中。
诸葛亮命殒五丈原
魏青龙二年(公元234年)二月,诸葛亮动用全部兵力共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发进攻魏,并派遣使者前往东吴约定同时进攻。诸葛亮到达郿县,大军驻扎在渭水南面。魏军统领司马懿率领军队,沿河筑营抵抗诸葛亮。诸葛亮派遣使者到司马懿军中,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、饮食和事务多寡,而不打听军事上的消息。使者回答说:“诸葛先生早起晚睡,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,都亲自批阅,吃的饭食也不多。”司马懿对别人说:“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劳,这样下去能坚持多久呢!”

果然诸葛亮病重,于当月在军中去世,年仅53岁,比对手司马懿少活了20年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,如果诸葛亮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,不那么操劳,也许就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了。


调
理
心
法
宠辱若惊
注:一个人不管是得宠和还是受辱都应该感到惊怕。跟民众混合在一起。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