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又名:人生失败的八十一个密码)
宋昇洋 著
有人问一位山人上山的路,山人回答:“我走了几十年山路,从来没有到达过山顶,所以我无法告诉你哪条路可以上山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哪条路不能上山。”
绝学无忧,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荒兮,其未央哉!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我独泊兮,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;儽儽兮,若无所归。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沌沌兮!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,兮若无止。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不去学习多余的知识就不会有烦恼。恭维与呵斥,相差多少?善良与凶恶,相差多少?人们所害怕的东西我不能不害怕啊,天地洪荒,无边无际。众人熙熙攘攘,好像在享用丰盛的筵席,又好像春天登上高台那样兴奋不已,而我却好像什么也不知道。正如一个婴儿,头脑还没开窍的样子,根本就不知快乐从何而来;疲惫懒散,好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。众人都富足有余,而唯独我就好像一个很愚蠢的人,一副愚昧无知的样子。大家都很明白,而我却糊糊涂涂。大家能明察秋毫,而我却蒙在鼓里。沉静的样子,好像湛深的大海;飘逸的样子,好像无有止境。众人都很满足,而我却像缺少了什么。众人都有其向往的地方,而我却无所作为。我是与众不同的,我的与众不同在于执守着道,执守着无为,执守着质朴。

得道的人的与众不同恰恰相反,他是想让自己显得比别人更小、更弱、更慢、更愚昧、更混沌。
与众不同
一个有学问的人,有修养的人,或一个真正得道的人,他是与众不同的,但这与众不同有别于平时我们所推崇的与众不同。我们一般指脱颖而出的人,即是比别人更加高贵、聪明、先进,突显为与众不同。但老子所指的与众不同正好相反,是比别人更加落后、愚昧、呆板、糊涂。争者和得道的人都算是与众不同的。争者是在众人前面努力地拼搏,使自己得到与众不同的回报,使自己的地位、名声及各种收获都超过别人,显得自己更大、更高、更强、更聪明、更快乐、更富足;而得道的人的与众不同恰恰相反,他是想让自己显得比别人更小、更弱、更慢、更愚昧、更混沌。争者一心想把自己变成大鹏,在天上飞;而得道的人,却想把自己由一棵参天大树回归到种子的状态,深藏在地下。争者与众不同把别人欲求已久的名利夺走,成为大众利益的对立面,他受到的排斥、阻力、挤压的力量当然很大。

所以难以成功;而得道的人是把别人不喜欢的、抛弃的、不想做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,他不但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,甚至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、帮助和支持,从而减少自己前进的阻力,更容易达到目标。同样是与众不同,但两者的结局不同,前者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,后者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。两种与众不同,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前者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,后者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。
“苍鹰”郅都之死
郅都是汉景帝时期的人,曾经担任过中郎将。在担任中郎将期间,郅都因为敢于直言进谏所以很受汉景帝的器重。郅都虽然得到皇上和太后的宠幸,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骄傲、蛮横,反而郅都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,更加严格要求自己。郅都这个人不仅勇猛有力量,而且做事公正廉洁,别说向别人索要钱财,贪污受贿,就是有人以看望、问候的名义送来的礼物都被他拒绝。此外,郅都从来不徇私情。

后来,郅都当上了中尉,更加公正廉洁了。不管做什么事,他都要依据法律进行,即使是皇亲国戚犯了法也要受到惩罚。就这样,朝廷上下,不管是文武百宫还是列侯宗室,没有一个不怕郅都的。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郅都,都会扭过脸去,不愿意和他“同流合污”,而且还给他取了、外号叫“苍鹰”,“苍鹰”其实就是苍蝇的谐音,可见,郅都是很不受欢迎的一个人。
郅都这样的人应该算得上是汉朝的忠臣了。可是,正是由于郅都铁面无私、不留情面、执法严峻,才给他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。汉景帝二年(公元前148年),临江王刘荣因自己的官室侵占了太宗庙前空地上的围墙。汉景帝知道以后非常生气,就派人把他抓了起来,让他自己到中尉府去接受审问。临江王请求中尉府的官吏给他写字用的纸笔,准备写一封诚恳的“忏悔书”给皇上。没想到,郅都说朝廷法律有规定,不允许向囚犯提供刀笔。临江王见郅都不答应自己的请求,就在中尉府自杀了。

窦太后知道这件事以后,非常生气,心想:“这个郅都,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,连皇室的人他都不放在眼里,一定要好好治治他。”后来,窦太后找了一个算不上罪名的“严重罪名”,把郅都给杀死了。

调
解
心
法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