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又名:人生失败的八十一个密码)
宋昇洋 著
有人问一位山人上山的路,山人回答:“我走了几十年山路,从来没有到达过山顶,所以我无法告诉你哪条路可以上山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哪条路不能上山。”
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。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。奈何万乘之主,而以身轻天下?轻则失本,躁则失君。
稳重是克服轻浮的根本,宁静是克服浮躁的主宰。因此圣人整天出行都不会抛弃赖以生存的行李,即使是身处荣华富贵的境地,也能安闲卧处,超然物我。为什么有些大国的君主却用轻率的行为治理天下呢?轻率会失去治国之本,浮躁就会失去对天下的主宰。
即使处于荣耀以及成功的时刻,也不要忘记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,这样才能不被外物所累。
心浮气躁
这里面指出了做人的两个原则:第一要为人稳重,第二要心静如水。即使处于荣耀以及成功的时刻,也不要忘记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,这样才能不被外物所累。倘若一个人希望获得财富,那么这个人无论在贫穷或富达的时候,都要注重自己个人的修养,保持稳重平静的心态,满足于淡泊和宁静的生活,而不是心中总是有追求奢华的欲望。特别是当一个人位高权重时,更应该谨言慎行,步步为营,不要轻率地决策。一名优秀的领导者,就应该和大厦的地基一样结实、稳定,以支撑起整个大厦的重量,抑或如涓涓河水,承受着大舟前行,而船下的水流却是很缓慢的,这样就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。但如果上重下轻,河的下层污水带着泥垢不断浮上来,河水就会变黑变臭。因此,作为根基的领导者,是不能够轻易地展露自己,轻率地出决定的。争者,本身就带着好动的基因,心浮气躁,凡事都想速战速决,往往耐不住性子作出指示,或者亲自抱着炸药包向前冲,这种心态只适合做战士,而不能当领导。
调戏儿媳的野心家
朱温出身贫寒,他母亲给人当佣人,好不容易才把他养大。黄巢起义后,朱温觉得这是个机会,加入了起义军。由于他足智多谋,武艺高强,逐渐成为起义车中的重要将领。后来见黄巢的力量越来越弱,就带领部下投降了朝廷。唐僖宗很高兴,特地赐名全忠,封他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,不久,又封他为宣武节度使,朱温由此变成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帮凶。很快,他借镇压起义军的机会吞并了好几个节度使的地盘,成为唐末最强大的一个藩镇。
当时的皇帝唐昭宗被宦官囚禁在风翔,朱温觉得这是个控制朝政的好机会,率军以勤王的名义包围了凤翔将唐昭宗接回长安,从而控制了朝政,顺便把那些作恶多端的宦官全部杀掉了。不久,朱温逼唐昭宗迁都洛阳,还下令把长安的居民也全部迁走。到达洛阳后,朱温先想办法把跟随昭宗的亲王、宦官和陪昭宗玩的少年全部毒死,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换成自己的人。朱温见昭宗的儿子李裕相貌不凡,有王者气派,他担心李裕即位后对自己不利,于是派手下蒋玄晖将昭宗杀害了。立李祝为太子,就是唐哀帝,当时才13岁。不久朱温诬告蒋玄晖和太后私通,将蒋玄晖杀死,又杀了太后和另外几个大臣。
一年后,朱温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,定国号为梁,灭掉了唐王朝。朱温把儿子们派出去打仗,自己却把儿媳们招进宫里供自己淫乐。最后他的二儿子实在忍受不了禽兽父亲的暴行,发动政变将其杀死。梁朝没过多久也就灭亡了,从此中国陷入分裂局面。

调
理
心
法
▽ 点击查阅书籍目录
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