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又名:人生失败的八十一个密码)
宋昇洋 著
有人问一位山人上山的路,山人回答:“我走了几十年山路,从来没有到达过山顶,所以我无法告诉你哪条路可以上山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哪条路不能上山。”
道常无名。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也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宾。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。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。
道的本原虽然无名,很质朴、幽微,天下却没有什么能够支配它,侯王如果能够谨守这一点本原,天下万物将自然归顺。天地相合感应,从而降下雨露,这就好比老百姓的事情从来不用谁来发布指令,会自己取得均衡。万物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秩序和名分,既然有秩序和名分,人们就应该安守本分,安守本分就可以平安无事。道在天下,就好比大海,自然而然地容纳百川。
做人也要安分守己,按照自身天命做事,找准自己的位置,发挥自己的特长。倘若错位行事,轻则祸及自身,重则扰乱社会。
颐指气使
这里面说明了治国的两个道理:第一是顺其自然,第二是安守本分。老鹰捉兔子,兔子吃草,人们妄图猎杀老鹰来保护兔子,只会导致兔子过多,草不够吃,兔子的生存环境也会恶化。自然界自己会保持生态平衡,无须人为干预,人们只要不去破坏生态平衡就行了,用不着去想怎么保持它,过多的造作反而会给生态平衡造成影响。一个水杯,暖水和冷水倒进去,不用人为搅拌自然会变成一杯温水。老百姓之间贫富不均,但他们会自己取得均衡,不用统治者过多操心。统治者只要守住道,一切就会顺其自然而成,用不着强制命令和压制指挥。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名分,宇宙一开始也有自己的名分,行星围绕恒星转动,卫星围绕行星转动,各自按照固定轨迹运行。做人也要安分守己,按照自身天命做事,找准自己的位置,发挥自己的特长。倘若错位行事,轻则祸及自身,重则扰乱社会。争者对这两点缺乏认识:第一,争者不会顺其自然。争者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,他认为只有自己才可以拯救世人,只有自己才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。他把自己称为革命者,于是就有了起义,随之就有了战争,战争一起,社会就会发生大动乱。但是动乱也是一种很自然而然的现象,如果社会发展到需要有人造反,就像干涸的土地需要一场大风大雨来刷洗和灌溉,暴风雨就会自然降临一样,这也是无法用人力去阻挡的。若天下大势不趋于纷争,老百姓尚可忍受,自然会安居乐业;老百姓如果感到无法忍受,自然会起来抗争,无须革命者鼓噪和挑动。老百姓不起来抗争,证明还没有到抗争的地步,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,一切都要顺其自然,顺势而为。
每个人生下来都带着独特的基因图谱,有自身的特长、性格、爱好,最好根据自身的图谱去发展适合自己的事业。
争者往往凭着满腔热血,试图唤醒沉迷的民众,他不知道民众是最清醒的,而沉迷的往往是革命者。第二,不会安守本分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分,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,做儿子的不能够对父亲发号施令,做父亲的也不能够向儿子下跪,这都是自己的本分使然,超越了本分的行为,就是大不敬,违背天理。每个人生下来都带着独特的基因图谱,有自身的特长、性格、爱好,最好根据自身的图谱去发展适合自己的事业,超越自身的条件与基础,妄图一夜暴富或者一举成名,都是痴心妄想,只能徒劳无功。
只有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地发挥自己的特长,做一些自己本分该做的事情,才能够保证社会有序发展。每个人都是一趟列车,都有自己的前进轨道,如果离开了这条轨道而跑到了别人的轨道上去,必然会发生冲撞。争者,由于干劲过头,往往把一些别人的事情也揽在自己身上,做了许多不该自己做的事情,因此,它在偏离自己轨道的时候,也影响了别人的发展。
指鹿为马的赵高
中丞相赵高想独揽秦朝大权,又怕大臣们不服,便先设置圈套考验大臣,把一头鹿献给二世说:“这是马。”二世说这明明是一头鹿,并问身边的侍臣们,有的默不作声,有的说是马,有的说是鹿。赵高便暗地里使那些说是鹿的人身陷刑狱。从此以后,大臣们都畏惧赵高,没有人敢议论他的过错。
赵高以前多次说:“关东反贼不能为害。”到了项羽俘虏了王离等人,秦军屡败之时,局势已不可收拾。关东各地,大都群起反叛秦朝官吏,响应诸侯军队。诸侯都率领自己的军队向西进攻。秦二世三年(公元前207年)八月,沛公率领几万人的军队进攻武关,并且屠灭了武关。在这样的境况下,赵高怕二世发怒,诛杀自己,便推托有病,不朝见二世。二世梦见白虎咬死了自己车乘的左边骖马,觉得很奇怪,便去询问掌管占梦的官吏。占梦官占卜后说:“泾水作祟。”二世便在望夷宫斋戒,想祭祀泾水神灵,并派使者以反贼为害的事责备赵高。赵高怕招至杀身之祸,便暗中与任咸阳令的女婿阎乐及弟弟赵成谋划说:“皇上不听从规劝,现在战事危急,就想加罪于我。我想另立皇上,拥立子婴为皇帝。”于是使郎中令作内应,假说是宫内有大贼,命令阎乐入宫杀害了秦二世,立子婴为秦王。
九月,赵高令子婴实行斋戒,到宗庙行礼,接受传国的玉玺。子婴与他的两位儿子谋议说:“丞相赵高杀了二世,怕臣子们诛杀他,便假意立我为王。他现在要我去宗庙,是想在宗庙杀死我。我推托有病不去,他一定会亲自到这里来,他来我们就杀了他。”赵高几次派人来请子婴,子婴都不去。赵高果然亲自来到斋宫,子婴就在斋宫里杀了赵高,把赵高家三族诛杀示众。

调
理
心
法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