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又名:人生失败的八十一个密码)
宋昇洋 著
有人问一位山人上山的路,山人回答:“我走了几十年山路,从来没有到达过山顶,所以我无法告诉你哪条路可以上山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哪条路不能上山。”
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,是谓微明。柔弱胜刚强。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要想收拢他,一定要先张开他;要想削弱他,一定要先增强他;要想废弃他,一定要先兴盛他;要想夺取他,一定要先给予他,这就是幽深微妙的聪明。柔弱往往可以战胜刚强,鱼不能离开水,国家利器不能随便向别人炫耀。
成功依靠两个策略。第一,要学会以退为进。第二,要学会隐藏自己,勿露动机。
强攻硬取
成功依靠两个策略。第一,要学会以退为进。一个人不屈膝就无法跳起,只有反其道而用之才能称之为谋略。要学会以退为进,遵照物极必反的原理,让对方自取灭亡。要收拢一个人的势力,就让他自我膨胀,膨胀到极点,就会自动垮台。第二,要学会隐藏自己,勿露动机。人们常常会感激给予自己帮助的人,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毫无戒备。朋友才是最可怕的敌人,失败常常源于背后一击。要想消灭敌人,首先必须帮助敌人,成为他的“朋友”。我们要像鱼一样藏在深渊下面,不让人发觉,以退为进的手段才是我们最厉害的武器。争者为什么会失败呢?首先,他们不会使用谋略,喜欢打硬仗,硬拼硬,攻城略地,不懂得以退为进,不懂得成全对手;他们有勇气、有毅力,主张与对手寸土必争,直来直往,非常容易遭人算计。其次,争者欲望强烈,无法隐藏自己的动机,还没出发敌人就知道他的行军路线,然后在道路上设置陷阱,置他于死地。
历史上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,取得胜利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勾践入吴为奴,为吴王喂马尝粪,当吴王放他回国时,他还装作依依不舍的样子,让吴王彻底对他放松戒备,最终卧薪尝胆,一举灭吴。
颜真卿失败的安抚
建中四年(公元 783 年),叛将李希烈十分嚣张,德宗向卢杞询问计策,卢杞说:“李希烈倚仗立了军功,骄横简慢,将佐无人敢规劝。若能选出一位温文尔雅的朝廷重臣,奉旨前去宣示圣上的恩泽,向李希烈讲清逆为祸、顺为福的道理,李希烈一定能幡然悔过。颜真卿是三朝才臣,为人忠厚耿直,名声为海内所推重,正是出使的最好人选!”德宗认为有理,令颜真卿到许州安抚李希烈。
来到许州,叛将朱滔、王武俊、田悦、李纳各自派遣使者到李希烈这里来上表称臣,劝他做皇帝。李希烈召颜真卿来,把上表给他看,得意地说:“今天四王派使者来,把推心置腹的话对我讲了。他们的话同我想的一样。太师您看这种情势,难道我被朝廷猜忌,就没有地方可去了吗?” 颜真卿回答说:“这四个人只能说是四凶,怎么叫四王呢?相公你不自己保住功业,做唐朝的忠臣,却要与乱臣贼子在一道,想与他们一起灭亡吗?”李希烈听了心中十分不快。
过了一天,李希烈又让颜真卿与派来的四个使者一同赴宴。四个使者说:“很早就听说颜太师负有重望,现在都统要称皇帝而太师恰巧来到,这不是上天赐给都统一个宰相吗!”颜真卿听了大声骂道:“哪个做你们的宰相!你们知道有个因骂安禄山而死的叫颜杲卿的吗?他就是我的哥哥。我年已八十,宁愿守自己名节而死,难道会受你们这些人的引诱威胁吗?”四个使者听了,不敢再说什么。
兴元元年(公元 784 年)正月,李希烈自以为兵强财足,图谋称帝。他派人向颜真卿询问称帝的仪式,颜真卿回答说:“老夫我曾经做过朝廷礼官,所记得的只是诸侯朝拜天子的仪式。”
后来,李希烈僭称皇帝,国号大楚,改元武成,决定处死颜真卿。当李希烈的使者去见颜真卿,向他说有敕赐死时,颜真卿问使者何时从长安来的,使者说:“从大梁来,不是从长安来。”颜真卿说:“原来是贼人之命,怎么能称敕令!”使者不让他再说,用绳子将他勒死。

调
理
心
法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