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又名:人生失败的八十一个密码)
宋昇洋 著
有人问一位山人上山的路,山人回答:“我走了几十年山路,从来没有到达过山顶,所以我无法告诉你哪条路可以上山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哪条路不能上山。”
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。大道甚夷,而人好径。朝甚除,田甚芜,仓甚虚;服文采,带利剑,厌饮食,财货有余;是为盗夸。非道也哉!
通过学习体会道的真谛,使我充满了智慧,能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,从而避免误入歧途。正确的道路是宽广平敞的,但是人们却喜欢走捷径,抄小路到达目标。很多人在外面风风光光,但是在家里却从不打理,穿的衣服很漂亮,佩戴着利剑,却连简单的养身之道也不会,即使这种人凭着侥幸能够获得财富,也只是欺世盗名的行为,并不是得到了道的表现。
人应该是在自家田地和仓库很充足的时候才考虑风光的。
嗜好冒险
首先,争者行事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方向,容易误入歧途。他一直认为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是好东西,认为大家都去走的道路不是一条成功的道路。所谓“无限风光在险峰”,风险越大,回报越高,他认准这个道理,喜欢铤而走险,抄小路,走近道,即使小路和近道充满着危险,也在所不惜,为了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,违背了做人与做事的原则。
其次,争者追求速成,表现在外的是华丽,而内心却是一片的空虚与荒芜,基础不牢靠,为人处世也不稳妥。人应该是在自家田地和仓库很充足的时候才考虑风光的,但是争者的田地和仓库还没有垒实,就已经风光起来。饮食这些基本的养生之道他都不屑于去做,从而使自己失去了健康的基础。即使走捷径、抄近路、冒险得逞带来了丰足的财富,这种财富也是通过“偷盗”的手段巧取强夺而来,而不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。这些没有基础的成功,没有精神的财富,都只能是昙花一现,而无法维持长久。
孔熙先谋反被诛杀
鲁国人孙熙先的文史知识渊博,并且通晓数术,有纵横天下的才能和抱负。但他官只做到员外散骑侍郎,不为世人所知,因此郁闷不平,很不得志。孔熙先的父亲孔默之担任广州刺史时,曾因贪赃枉法获罪,多亏彭城王刘义康相救才得免。后来刘义康被贬黜,孙熙先对他心怀感激,决心为他效命报恩,立刘义康为帝。
刘宋元嘉二十二年(公元445年),十一月,刘义隆到武帐冈赴宴,范晔等人谋划在这一天叛乱。当时许曜把手放在佩刀上,向范晔使眼色,范晔都没敢抬头看。不久散席,徐湛之害怕事情不成,阴谋暴露,就偷偷地报告了刘义隆。刘义隆派徐湛之详细了解情况,得到了他们的檄文,和参与人的名单,上报朝廷。刘义隆命令有关部门仔细追查。当天夜时,召范晔入宫,把他软禁在客省。在这之前,先在外面逮捕了谢综和孔熙先兄弟,全都认罪。范晔、谢综、孔熙先和他们的儿子、兄弟、党羽全都被诛杀。

调
理
心
法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