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又名:人生失败的八十一个密码)
宋昇洋 著
有人问一位山人上山的路,山人回答:“我走了几十年山路,从来没有到达过山顶,所以我无法告诉你哪条路可以上山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哪条路不能上山。”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,随便说话的人不明智。塞住寻求刺激的感官,关闭产生欲望的门户,锉掉自己的锐气,解脱俗事的纷扰,柔和自己的光芒,和凡夫俗子混合一起,这就是高深奥妙的大同。所以,对于明智的人,你无法亲近他,无法疏远他;无法利诱他,无法伤害他;无法抬举他,无法羞辱他。因此,这样的人是天下最高贵的。
最正确的话,是没有说出口的话,最正确的思想,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。
易受唆摆
这里面说出争者不赢的三层道理:
第一个道理突显一个“说”字。“说”不单纯指说话,而是发表见解的意思。所谓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最正确的话,是没有说出口的话,最正确的思想,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。话一旦说出口,便带有立场,凡有立场,难免片面,凡是片面,难免错误。明智的人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,而轻易发表自己见解的人通常就不明智。争者是言人所不敢言,经常说一些别人不敢说,而且非常有“独特”见解的话。比如在一个会议上,领导提出一个任务或者一个难题,抢先说话的往往就是争者,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去承担这个任务,去解决这个难题,希望有机会去拼一下,但往往他的说法经不起推敲。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争者是一个言者,所以不知。
第二个道理突显一个“露”字。明智的人采取“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”的做法,而争者恰好相反,锋芒太露,他非常注重感官的刺激,非常享受在欲望驱使下达到成功的喜悦,对欲望的满足有着强烈的追求,所以他是“通其兑,开其门”。他不仅没有抑制自己的锐气,而且拼命要磨尖自己的头角,张扬自己,使自己变得更加尖锐,可谓“增其锐”;喜欢陷入尘世纷争之中,一心想使自己成为耀眼的明星,一心想出人头地,光宗耀祖,可谓“耀其光”;看不起自己的对手,看不起周围的人,觉得周围的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,独他自己超凡脱俗,可谓“异其尘”。因而争者与明智者行事的方式是恰恰相反的,他过分暴露了自己。
第三个道理突显一个“诱”字。争者因为喜欢寻求感官的刺激,寻求欲望的满足,寻求胜利的喜悦,所以经常会受到别人的驱使或利诱。只要你表扬他,满足他的欲望,给他一点支持和帮助,提供一些争斗的武器,他就会感觉你是他的盟友。争者是很容易靠近的,因此也很容易受到盟友的背叛;争者很敏感,自尊心很强,容易受到别人的抬举,同时也容易受到羞辱,从而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。这种性格是普天下大多数人的共性,是有用之人的特征,是一个适合当兵和做普通公务员的材料,却不能成为出色的领导者,更不可能成为伟人。
项羽痛失江山
当初,楚怀王答应项羽和刘邦,谁先占领关中,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。刘邦抢先一步进入了关中,自然要在关中称王。可是项羽也不是省油的灯,约定归约定,归根到底还是实力决定一切。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对他说:“想当初刘邦在崤山以东的时候,既贪财又好色。可自从他人关之后,金银财宝没动,歌姬美要,我看他一定是图谋不轨。将军,如果不趁他还没强大的时候消灭他,恐怕以后会生出祸端啊!项羽听后觉得有理, 决定攻打刘邦。
不过项羽的军队出了叛徒,叛徒不是别人,正是他的亲叔叔项伯。原来,这个项伯曾经杀过人,是张良救了他。如今张良跟随了刘邦,那么一旦项羽攻打刘邦,张良也难逃一死。为了报恩,项伯连夜赶到了刘邦的大营,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良。
张良听后,没有答应和他一起逃走,而是把项伯引荐给了刘邦。刘邦听说以后,魂儿都吓没了,赶忙讨好项伯,又是敬酒,又是要和他结成亲家。项伯被刘邦恭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,自然答应帮助刘邦脱离难关。项伯回到军营后,对项羽说:“是谁说的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了?简直是造谣。刘邦之所以把军队驻扎在灞上,实际上一直是在等你来啊。你想想,如果他不先把关中打下来,你能这么容易地进来?他是个有功的人,你怎么能杀他呢?咱们可不能做那种不仁不义的事啊!”项羽听后,也觉得有道理,就答应了项伯的请求。二天一大早,按照前一天晚上的约定,刘邦带着张良、樊哙和100多名士兵来到鸿门(今陕西临潼东),拜见项羽。刘邦一见项羽,马上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,说道:“项将军真是误会我了!我们一起攻打秦国,您在黄河以北作战,我在黄河以南作战,说实话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先攻入关中。我希望您不要生气,不要误听了小人的谗言啊!”项羽听后点了点头,对刘邦说:“这件事也不能怪我,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向我告的密!你想,如果不是你的人告诉我,说你想称王,我又怎么会知道呢?好了,事情已经过去了!来,我们一起喝几杯。”刘邦连忙点头称是,心中却在大骂曹无伤,回去就把他杀了。项羽放虎归山,最终自杀乌江。
女模受人唆摆怀孕
此事发生在香港,一名19岁少女模特听信一位茅山师傅欧阳国富的谎言,自信可在法师的帮助下,通过“交合法事”助她入娱乐圈出名,于是与法师九度交合怀孕。
欧阳国富事后被指控,法官认为事主思想简单,不经世事,易受唆摆跟风,没有心机,听了欧阳国富的诱骗后,深信法力可改变她的命运,才在没有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与他发生关系。
检方指控被告于2007年4月至12月间九度以改运为名,与事主做“性交法事”,但被告承认只有7次。

调
理
心
法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