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皓暴虐丧国
魏咸熙元年(公元264年)七月,吴乌程侯孙皓即位为帝,粗暴骄横,喜好醇酒美女。孙皓派遣黄门走遍各个州郡,挑选将吏家的女儿,凡是俸禄为二千石的大臣家里的女儿,每年都要申报姓名年龄,到十五六岁时要经过一次检选,没有被选中的才可以出嫁。后宫女子几千人,孙皓仍然不断地挑选新人入宫。孙皓要建昭明宫,凡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员,都要亲自到山里去督促砍伐木材。然后又大规模地开辟打猎场,推去土山,修筑楼台,极尽工匠与劳工的能力,工程耗费数以亿万计。大臣屡次劝谏,孙皓一概听不进去。
侍中韦昭兼任左国史,孙皓想让他为自己的父亲作纪,韦昭说:“您父亲文皇没有登天子之位,应当作传,不应当作纪。”孙皓不高兴,渐渐开始对韦昭多有微词。后来孙皓认为韦昭不执行他的命令,不忠心尽职,前后的不满累计起来,终于把韦昭抓起来关进监狱。韦昭通过狱吏上书陈说,献上他写的书,希望以此求得赦免。但孙皓却责怪他的书又脏又旧,于是杀死韦昭,把他的家人放逐到零陵。
有一次,孙皓的宠妾派人到集市上抢夺百姓的财物,一向受孙皓宠爱的司市中郎将陈声把抢东西的人绳之以法。宠妾向孙皓哭诉,孙皓发怒,就借口其他事情,烧红铁锯割断陈声的头颅,把他的身躯扔到四望山下。
孙皓每次宴请群臣,都让他们喝得烂醉,又安排十个黄门郎做统计过失的人。宴会结束之后,黄门郎各自奏报大臣的过失,一个顶撞的眼神,一句说错的话,没有不举报的。重者就要被杀,轻者按犯罪处置,或者剥人的脸皮,或者挖人的眼睛。从此大小官员人心离散,没有肯为孙皓尽力的。
孙皓还嫉妒比他强的人。侍中、中书令张尚,思维敏捷,善于辩论,谈起问题来常常有出人意外的观点,孙皓就很不满,怨恨越积越多。一次,孙皓问张尚:“朕喝酒可以与谁相比?”张尚说:“陛下有百觚的酒量。”相传孔子能饮酒百觚,张尚的意思也就是拿孙皓与孔子相比。谁知孙皓听了说:“你明知孔子没有做君王,居然拿朕跟他相比!”于是发怒,把张尚抓了起来。自公卿而下的大臣一百多人到宫殿叩头,替张尚请罪,张尚才得以免死,被送到建安去造船。不久以后,孙皓还是把他杀了。晋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,晋水军兵临建业城下,孙皓把双手绑在前面,抬着棺材,到军营门口投降。

调
理
心
法
治大国,若烹小鲜
注:治理天下就应该像烹调小鱼一样,不要轻易翻动。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