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见自贵
首先,争者经常喜欢滋事扰民。他作为领导者为所欲为,一心想求流芳百世,出台繁杂的方针、政策,朝令夕改,搞得老百姓疲于奔命;他喜欢用威吓、控制、压迫、掠夺等暴力手段来压制老百姓,使人人害怕而遵守统治者的法律,让老百姓都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生活和做事。但是,当人们对争者的威吓习以为常的时候,他们就不再害怕了。不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,不再害怕法律的惩罚,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就接踵而至,动乱也就在之前的酝酿中爆发,就像是一个从小习惯于父母打骂的孩子,在成人之后可能会成为恶霸,欺行霸市。
争者之所以不会赢就是举动太多,干扰了老百姓平静的生活。其实老百姓都是很容易满足的,如果能保障其安定的生活,他们绝对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,只有在起码的生活不能得到保障、动乱横生的时候,他们才会揭竿而起。换句话来说,当社会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的时候,人人有饭吃、有衣服穿,人们都已经甘于这种丰衣足食的平静生活,此时切不能让社会兴起攀比之风,让贫富差距愈发明显。要保证国泰民安,就不要滋事扰民,让老百姓过着平静的生活,才是上策。否则,经常用指令去威吓人们,东扑西颠,当人们对威吓习以为常之后,威吓就不起作用了,统治者的权威就不复存在了,那么,维持社会的稳定强制力也就不存在了,社会就开始动荡不安起来,这是争者治国的悲哀。
其次,明智的人都是自知不自见、自爱不自贵的,他知道应该怎么去做,但是从来不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别人之上,总是想办法让别人自觉地去做,让大家相互信赖,而从不提出自己的主张让别人去遵守,这样就可以做到借他人之手来做事,借他人之口来施令,从而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,让人们自觉、自发地去执行,从而就避免了经常使用权威而导致权威不再具有威力的危险。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,要进行各种改革,那么就尽可能不要在党内提出来,而要让其他党派提出来,让人民代表提出来,把自身意图变成全国的民意所向。这样的话可以少一点行使权威,少用指令。少用就珍贵,珍贵就更有威力,这是自知不自见的做法。
明智的人爱惜自己,知道自己的重要,但是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,凌驾在他人之上。他跟大伙围在一起吃饭,虽然很爱惜自己的身体,很讲究卫生,但是绝不会为了讲究卫生而使用独立碗筷。他会尽可能地表现得与人亲近,让人感到亲切,值得信赖。自爱和自贵之间有一个分寸,这个分寸就是不要把自己跟别人明显区别开来。我们爱惜自己,但不要让别人知道,不要让别人看见,这就是自知不自贵的做法。
自爱和自贵之间有一个分寸,这个分寸就是不要把自己跟别人明显区别开来。
争者在这两点上的处理方法恰好相反:“自见不自知,自贵不自爱”,或者是“自知又自见,自爱又自贵”。他是一个很“自见”的人,喜欢去改变社会,改变他人,认为自己是救世主,喜欢自作主张,让别人认为他是很有主见的人。他拼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,同时又是一个很“自贵”的人,总给人一种很不满于现状、高人一等的感觉。他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贵重,所以就要去争取与别人不一样的利益,争取高于别人的地位,处处贬低别人、排挤别人,结果也遭到别人的贬低和排挤,最终落得天下虽大却无容身之地的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