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
查看密码
支付9.9元获取密码查看全文

不赢七十二 自见自贵

(又名:人生失败的八十一个密码)

宋昇洋 著

        有人问一位山人上山的路,山人回答:“我走了几十年山路,从来没有到达过山顶,所以我无法告诉你哪条路可以上山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哪条路不能上山。”

自见自贵


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二章

  

        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。夫唯不厌,是以不厌。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


新解

        当老百姓不再害怕统治者权威的时候,社会就会发生大动乱。不要妨碍老百姓的安居,不要扰乱老百姓的平静生活。只有不生事扰民,老百姓才不会厌弃你。所以圣人知道自己有能力,但从不表现自己;自爱自重,但从不认为自己比老百姓高贵。所以他们会选择自知、自爱的习惯,而远离自见、自贵的恶习。

        当人们对威吓习以为常之后,威吓就不起作用了,统治者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了。


人生失败密码七十二

自见自贵

        首先,争者经常喜欢滋事扰民。他作为领导者为所欲为,一心想求流芳百世,出台繁杂的方针、政策,朝令夕改,搞得老百姓疲于奔命;他喜欢用威吓、控制、压迫、掠夺等暴力手段来压制老百姓,使人人害怕而遵守统治者的法律,让老百姓都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生活和做事。但是,当人们对争者的威吓习以为常的时候,他们就不再害怕了。不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,不再害怕法律的惩罚,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就接踵而至,动乱也就在之前的酝酿中爆发,就像是一个从小习惯于父母打骂的孩子,在成人之后可能会成为恶霸,欺行霸市。

        争者之所以不会赢就是举动太多,干扰了老百姓平静的生活。其实老百姓都是很容易满足的,如果能保障其安定的生活,他们绝对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,只有在起码的生活不能得到保障、动乱横生的时候,他们才会揭竿而起。换句话来说,当社会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的时候,人人有饭吃、有衣服穿,人们都已经甘于这种丰衣足食的平静生活,此时切不能让社会兴起攀比之风,让贫富差距愈发明显。要保证国泰民安,就不要滋事扰民,让老百姓过着平静的生活,才是上策。否则,经常用指令去威吓人们,东扑西颠,当人们对威吓习以为常之后,威吓就不起作用了,统治者的权威就不复存在了,那么,维持社会的稳定强制力也就不存在了,社会就开始动荡不安起来,这是争者治国的悲哀。

其次,明智的人都是自知不自见、自爱不自贵的,他知道应该怎么去做,但是从来不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别人之上,总是想办法让别人自觉地去做,让大家相互信赖,而从不提出自己的主张让别人去遵守,这样就可以做到借他人之手来做事,借他人之口来施令,从而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,让人们自觉、自发地去执行,从而就避免了经常使用权威而导致权威不再具有威力的危险。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,要进行各种改革,那么就尽可能不要在党内提出来,而要让其他党派提出来,让人民代表提出来,把自身意图变成全国的民意所向。这样的话可以少一点行使权威,少用指令。少用就珍贵,珍贵就更有威力,这是自知不自见的做法。

        明智的人爱惜自己,知道自己的重要,但是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,凌驾在他人之上。他跟大伙围在一起吃饭,虽然很爱惜自己的身体,很讲究卫生,但是绝不会为了讲究卫生而使用独立碗筷。他会尽可能地表现得与人亲近,让人感到亲切,值得信赖。自爱和自贵之间有一个分寸,这个分寸就是不要把自己跟别人明显区别开来。我们爱惜自己,但不要让别人知道,不要让别人看见,这就是自知不自贵的做法。

       自爱和自贵之间有一个分寸,这个分寸就是不要把自己跟别人明显区别开来。

        争者在这两点上的处理方法恰好相反:“自见不自知,自贵不自爱”,或者是“自知又自见,自爱又自贵”。他是一个很“自见”的人,喜欢去改变社会,改变他人,认为自己是救世主,喜欢自作主张,让别人认为他是很有主见的人。他拼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,同时又是一个很“自贵”的人,总给人一种很不满于现状、高人一等的感觉。他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贵重,所以就要去争取与别人不一样的利益,争取高于别人的地位,处处贬低别人、排挤别人,结果也遭到别人的贬低和排挤,最终落得天下虽大却无容身之地的下场。


自见自贵者鉴

崇祯帝自缢身亡

        明思宗朱由检(1611—1644),又称庄烈帝,年号崇祯,1627年即帝位。执政初期,皇室官僚侵占民田,赋役繁重,天灾流行,爆发了农民起义。为了挽救明朝的灭亡,他杀掉了魏忠贤,罢黜阉党,起用东林党人。后因朝臣朋比为奸,又信任另一批宦官。崇祯帝多疑而自信,1630年冤杀了前蓟辽督师袁崇焕,致使边事日坏。并且他又调集军队全力对付农民起义,并屡下“罪己诏”,然口惠而实不至。关外清军日益迫近,内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渐渐难以支撑。

        1644年4月25日(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),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,明思宗自缢于万岁山(即煤山,今景山),明亡。清入关后谥为端皇帝,庙号怀宗,后改称烈愍皇帝。南明谥思宗,后改称毅宗。


 调

 理

 心

 法



自知不自见

注:知道自己有能力,但从不表现自己。








▽ 点击查阅书籍目录

(作者简介:宋昇洋,国学学者、五行起名大师。《中华汉字易象字典》总编、暨南大学、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、广东省电子教育委员会副会长、广东省国学学会、中国易经学会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国易象姓名学、中国五行手诊学创始人)

《道德经新解 — 争者不赢》目录
序一前言第一章
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
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
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
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
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
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
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
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
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
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
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
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
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
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
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六章
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
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二章
第五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
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
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
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
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
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
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三章
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六章
第七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九章
第八十章第八十一章后记


  父亲姓名:
  性别: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 字数: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请大师帮忙起名
热门测试
八字测试
手诊手相
铜钱占卜
生肖配对
缘分测试
号码测试
姓名测试
姓名匹配

甲骨文识字游戏

已有18287人参加

意见反馈